據悉,日前“第十屆中國西部國際三品博覽會”在四川科技館開幕,即日起至23日向社會免費開放。
展會上你可以看到河南汴繡、山西澄泥硯、苗族銀飾、武強年畫、北京唐卡剪紙畫 等全國各地的民族民間工藝品、收藏品及泰國香囊和木雕瓶 等。
在展覽會上,27歲的王彩彩和她的民間微型核雕吸引不少好奇的市民,一個長寬各1厘米的松籽正面雕著一朵荷花,背面寫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兩行詩句,每個字只有半粒芝麻粒大。
自貢的民間微雕藝術家王彩彩說,她從2002年起就開始學習核雕,至今雕了300多件手工藝品,全是一點一點刻出來的。核雕的材料有桃核、杏核、橄欖核等各種果實的核,“經常買幾十斤杏,吃得不想吃了,我就把果肉剝下來送給別人,只要核。”現場陳列的工藝品中一個桃核雕有18個活靈活現的羅漢,另外一個橄欖核則雕刻的是《核舟記》,除了船上形態各異的5個人外,最稱奇的是船上的8扇窗戶還能開關自如。據悉,小而精致的《18羅漢》核雕價值5000元,手工期達15天。
緊挨著小巧精致的核雕,一家蜀繡公司的幾位繡娘正進行一個龐大工程。“繡的是500羅漢圖,如果一人繡的話至少花費20年!”該蜀繡公司的負責人陳彥朋說,這幅“500羅漢圖”蜀繡長27米,一共有6位師傅在兩年前就開始動工了,現在大約繡了200多個羅漢,整個工程完工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同時,這幅蜀繡將涵蓋暈針、滾針、沙針等130多種繡法,完工后將成為蜀繡藝術的集中展示,“繡好后我們不會賣,會作為一件珍品傳承下去。”據悉,該蜀繡僅人工成本就高達60萬元,曾有香港知名拍賣行“淘寶”,給出的起拍價達數百萬元。
另外,江蘇工藝名家韓云慶的郵票粘貼畫——《溫總理到地震災區》,剛剛榮獲了2009年中國民間文藝“山花金獎”,這次也參加展覽。同時,可以看出民間手工藝慢慢的開始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