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記者走訪了島城的火鍋連鎖店和麻辣燙店發(fā)現(xiàn),蒜價的飆升對生意的影響不大。位于婚紗街的彤德萊火鍋連鎖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火鍋店的調(diào)料都是大量批發(fā)的,每種調(diào)料的單獨用量微乎其微。蒜泥只是火鍋店里眾多調(diào)料中的一種。“一位顧客收取3元錢的調(diào)料費,這里面包括了所有調(diào)料,蒜泥也在其中。”
隨后,記者來到蘭山路、寧夏路等餐館聚集地。蘭山路上的一家家常餐館的劉老板向記者介紹,他的餐館需要用蒜的菜肴很少,頂多是拿蒜來做調(diào)味料,沒有因為大蒜而增加運營成本,也沒有拒絕過顧客單獨要大蒜的要求。不過,劉老板對記者說:“偶爾也會有顧客多要,有個顧客一次要了3頭蒜。”他還表示,現(xiàn)在不少顧客打包時,特意叮囑,要把菜里的大蒜一起打包進去。
然而,成都美食的祁老板卻沒有這么輕松。他表示,店內(nèi)的菜肴以川菜為主,“水煮魚、毛血旺、夫妻肺片……每道菜都得用大蒜,不放大蒜,味道就出不來了。”他表示,由于蒜價的成本增加,進價成本將近一塊錢一頭。而顧及到店里的回頭客不敢隨便漲價,只好減少每道菜里大蒜的用量,現(xiàn)在菜里放的大蒜量是以前的三分之一。“不能再少了,再少菜的質(zhì)量就沒辦法保證了。”
餃子館也沒能逃過這場“漲價風”。寧夏路上一家餃子館的黃女士對記者說:“我們這種餐館大蒜是主要調(diào)料,蒜價漲了對我們的沖擊蠻大的。”她表示,因為大蒜漲價,運營成本平均一天增長十多塊錢,“進50塊錢的蒜頂多能吃兩三天。”她告訴記者,目前店里已經(jīng)不再向顧客主動提供蒜泥了,如果大蒜再繼續(xù)漲價的話,她只好是停掉蒜泥的供應或者是將大蒜的成本加到餃子里去。“我相信顧客可以理解,畢竟物價飛漲是有目共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