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稱,“十二五”期間是我國特高壓電網發展的重要階段,在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基礎上,需加快“三華”特高壓交流同步電網建設。2015年,“三華”特高壓電網形成“三縱三橫一環網”,還將建成11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據悉,在特高壓交流工程方面,錫盟、蒙西、張北、陜北能源基地通過三個縱向特高壓交流通道向“三華”送電,北部煤電、西南水電通過三個橫向特高壓交流通道向華北、華中和長三角特高壓環網送電。其中,三縱是:錫盟—南京、張北—南昌、陜北—長沙。三橫是:蒙西—濰坊、晉中—徐州、雅安—皖南3個橫向輸電通道。此外,還建設淮南—南京—泰州—蘇州—上海—浙北—皖南—淮南長三角特高壓雙環網。
在特高壓直流工程方面,“十二五”期間,配合西南水電、西北華北煤電和風電基地開發,建設錦屏—江蘇等11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成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滿足西藏供電,實現西藏電網與西北主網聯網。
國家電網的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以“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為中心,東北特高壓電網、西北750千伏電網為送端,聯結各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大核電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
國家電網將其全新戰略“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定義為:以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為原則,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國家電網。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國家電網智能電網戰略具有濃厚的“特高壓”色彩。中國的“智能電網”建設仍然是傳統的電力設備供應商受益,尤其是已經形成優勢競爭地位的廠商,傳統電力設備供應商的受益和盈利程度最終仍取決于行業的供應格局和企業自身的地位。
僅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靜態投資達57億元,因此,上述大量交直流線路如果在“十二五”期間建成,將帶來巨量的投資。國家電網預計,到2020年,我國特高壓傳輸容量接近3億千瓦,其中水電約78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