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政策的帶動下,塑料行業今年已基本走出困境。據北京匯智顧問數據統計,行業類中的塑料板塊今年一季度合計實現凈利潤24883萬元,而上年同期僅有5340萬元。
進入二季度后,油價出現波動,這給塑料行業的毛利率變化帶來變數。分析人士稱,油價波動對單季度影響不太好判斷,但是與上年同期相比原料成本上升,塑料行業的毛利率應當會下滑。
截至6月9日,18家公司中已經有10家塑料行業的公司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1家扭虧,4家略增。佛塑股份預計扭虧,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5500萬元。滄州明珠預計增幅不超過30%;通產麗星預計增幅為30%-50%;大東南預計增幅小于50%;普利特預計增幅在30%左右。
北京匯智顧問認為,整個塑料板塊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會有所增長,但是增速與一季度相比會下降。塑料涵蓋的范圍比較廣,以PVC為原料的塑料制品成本相對比較穩定,而以PP、PE等為原料的塑料制品受到油價波動影響較大。
分類別看,不同子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并不一致。民族證券研究員認為,塑料行業中應當尋找技術水平比較高、下游前景廣闊的公司,并回避技術水平比較低、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的子行業。以生產農膜的中達股份為例,公司預計上半年續虧,產品價格提不上去是影響公司業績的重要原因。
分析師普遍比較看好改性塑料。改性塑料是塑料制品行業中附加值最高的一類產品,國外的電線電纜行業的特種電線電纜專用料和低煙無鹵阻燃材料的毛利率可達30%。國內改性塑料企業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前景廣闊。業內人士稱,在高端的塑料制品領域,國內企業的主要瓶頸在于技術水平跟不上,產能較小。
與改性塑料相關的上市公司有普利特、金發科技等。普利特的改性塑料基本為車用。盡管今年汽車銷量的增速將會放緩,不過這并不會影響到車用改性塑料的下游需求。汽車對于改性塑料的拉動除了銷量的增長還有輕量化的發展趨勢。國外汽車重量的20%是改性塑料,而國內的比例是11%。金發科技則是國內產品最齊全、產量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公司的銷售收入中約40%來自家電、25%來自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