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收購、投資和內部開發,谷歌正在逐項拼湊建立強大社交網絡基礎架構所需的各項要素,目標直指已迅速成為互聯網最強大勢力之一的Facebook。
但在谷歌著手發動這一大規模攻勢之際,Facebook也密切關注著谷歌的舉動并準備著一場戰斗,而這場戰斗將決定正變得更為“社交化”的互聯網的格局。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奧吉。雷(Augie Ray)表示:“未來幾個月,我們將看到谷歌在社交網站發展方面做出更有聚合力的、更自信和更明智的努力。而這可能真的會對Facebook造成一定的威脅。”
這場對決最明顯的證據是谷歌突然到處砸錢。上周五,谷歌收購了Jambool——該公司為社交游戲提供虛擬貨幣體系,其中包括在Facebook上玩的游戲。本月,谷歌還支付約2億美元收購了Facebook應用軟件的一個主要開發商Slide,同時收獲了大量才華橫溢的工程師。而就在此前不久,谷歌還向最大社交游戲開發商Zynga投資了1億美元。
據一位熟悉Facebook的高管表示:“他們自主創新失敗了,所以現在在到處砸錢。”
這些舉動標志著谷歌的戰略轉變。谷歌之前曾推出過社交服務Buzz,試圖利用大約2億Gmail服務用戶構建一個社交網絡。這一努力徹底失敗了,除了用戶在隱私方面的擔心外,部分原因還在于Buzz功能有限,沒有社交游戲或應用軟件。一旦人們在Buzz上找到好友后,就再沒有什么可做了。如今,谷歌不再考慮從零開始建立一個社交平臺,而是打算構建一個社交游戲和應用軟件終端,希望社交網絡能凝聚在這個終端周圍。
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在谷歌發動新的社交攻勢之際,這項戰略應該能給谷歌帶來獲勝的機會。谷歌的新社交網絡可能被稱作Google Me.
為谷歌和Facebook提供咨詢服務的天使投資人羅恩??淀f(Ron Conway)表示:“他們不是在買市場占有率,而是在買心理占有率。他們是在購買社交網絡領域一些最偉大的頭腦。”
除了谷歌內部的人士,誰也不知道Google Me究竟會以何種面目出現,而谷歌暗示,它不會復制Facebook.最近,當《華爾街日報》問到谷歌是否會建立一個Facebook的競爭對手時,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表示:“這個世界不需要山寨產品。”
但主要框架正在逐漸清晰起來,而且很顯然,即使Google Me和Facebook不盡相同,恐怕也會很相似。熟悉谷歌計劃的人士表示,谷歌的社交網絡攻勢可能包括兩個因素——基于某種平臺的應用軟件和社交游戲套件。
在谷歌內部,該項目占用了公司的全部資源。除了投入5億美元進行收購外,谷歌還動用了頂尖人才。
來自多方面的消息顯示,谷歌工程副總裁維克。貢多特拉(Vic Gundotra)將負責Google Me的運營。貢多特拉已經證明自己是個令人敬畏的敵手。在接受這項任命之前,他一直在負責谷歌的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上周,該系統超越蘋果的iPhone,成為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領導者。
谷歌還有另一個武器可用——它在搜索市場的主導優勢。與Facebook關系密切的人士擔心,在谷歌進行人物搜索時,他們的Google Me簡介會排在其它搜索結果(包括Facebook上的資料)之前。
“真正讓人擔心的是,無論他們在社交領域做什么,都會充分利用在搜索市場上的優勢,”一位與Facebook關系密切的人士表示。“在財經、視頻和地圖方面他們已經這么做了。”
盡管谷歌實力雄厚,但它面對的是一個高度穩固的網絡。Facebook擁有5億用戶,而且還在繼續增加,是互聯網上最大的社交網絡。
而感覺到谷歌威脅的Facebook正在加強防備。近幾周,該網站更新升級了諸多核心組件,包括相冊和news feed的發布。
“無論是谷歌還是其它任何公司,若試圖創造一個與Facebook直接競爭的產品,都將面臨重大挑戰,”Inside Network的創始人賈斯廷。史密斯(Justin Smith)表示。“因為轉換成本很高,特別是如果你已經建立了一個數百名好友的網絡,并建立了生活和相片檔案。”Inside Network是一家監控社交網站的公司。
互聯網廣告業的未來同樣面臨威脅。在這個領域,谷歌依然是無可爭議的領軍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搜索廣告市場,去年的收入達235億美元。但Facebook緊追不舍。雖然剛剛成立6年,但由于用戶基礎龐大,廣告具有高度針對性,預計今年Facebook將獲得10億至20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多年來,兩家公司一直在爭奪人才,用特殊待遇和股票期權吸引頂尖工程師。但競爭的加劇已將兩者間的博弈提升到全新水平。
據知情人士透露,最近,谷歌為了阻止印度公司的兩名高管轉投Facebook麾下,開出了30倍于他們之前薪酬的條件。
但這還是沒有用。兩名高管拒絕了谷歌,將自己的未來寄托在了Facebook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