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正常復蘇伴隨流動性的收回背景下,經濟正處于周期性回落狀態,中美歐日四大經濟體制造業數據全部下滑,其中美國和歐洲PMI連續兩個月高位回落。中國PMI也接近于牛熊分界點的平衡狀態。商品在經濟復蘇回落后出現階段性利好的背景下上漲不具備持續性。
具體到橡膠(資訊,行情)的供需面上,根據生產國協會的預估,全年橡膠整體上供略大于需,生產國協會對產量的預增幅度由6.3%下調至6.2%、5.2%。
1-6月份,泰國天膠出口量大于2009年,在供需矛盾不突出的情況下,泰國政府計劃于10月份調稅,橡膠價格主要參考RSS3泰國港口出口價格。按照計算,此舉將提高關稅59美金/噸,但由于目前還未有其他產膠國有類似舉措,泰國出口面臨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其它產膠國競爭,所以59美金/噸會在國內消化一部分,對價格影響并不是很大。
下游需求表現各異,但總體供需平衡。美國與新興國家如泰國、印尼車市向好,但歐洲、中國繼續景氣回落。中國上半年汽車產銷增速在逐月下降,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58萬輛和124.40萬輛,比上月分別下降7.54%和11.90%,同比分別增長15.67%和14.42%,國家將以舊換新政策延長至年底,然而政策刺激消費存在邊際效應遞減,2010年下半年汽車行業景氣程度仍將繼續回落。7月份歐盟27個國家,以及瑞士、挪威、冰島3個國家的新車銷量同比下滑了18.1%,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新車銷量降幅甚至高達60%。由于各國購車補貼相繼結束,英、法、意、西等國銷量均遠低于去年同期,德國銷量同比減少近1/3。
盡管主要產膠國因齋月等原因造成供貨量減少,且泰國即將調高關稅,但是貿易商采購依然謹慎,對后期價格下跌的預期而不愿意囤積庫存,上交所庫存仍保持在低位徘徊。截止到8月20日,庫存為24733噸。但輪胎企業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產量大幅增加,出口量增加有限,這勢必增加輪胎庫存。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由于貿易商規避風險的行為,天膠的高庫存已經轉移到產業鏈下游輪胎的高庫存上。因此橡膠需求的季節性因素正逐步淡化,低庫存導致橡膠在開割旺季價格依舊居高不下。隨著輪胎高庫存的進一步增加,必然反饋的橡膠的需求上來,自然調節在停割季節的橡膠需求。
滬膠主力合約上沖26000壓力位失敗,成交量萎縮,技術圖表上來看,均線系統開始收攏,MACD形成死叉,橡膠價格將在24000-25000一帶上下纏繞,如果24000的支撐失效,則價格將向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