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安防網】 3月18日上午,首屆亞洲智能卡展在香港大嶼山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數據安全方案供應商握奇數據舉辦了主題為“基于交通的多行業應用融合”的研討會,記者在線同時觀看了會議視頻直播。此次研討會邀請新加坡電子支付門戶與解決方案供應商NETS、廣深鐵路、蘇州城市信息化建設有限公司、ITSC中心等,介紹了各自以交通為基礎的各種多行業融合型應用。
地域間交通互聯互通
交通方面,各個區域之間需要實現互聯互通。例如現在香港和深圳兩地要實現電子貨幣通用,有“一卡兩地通”和“共享讀卡器”兩種方案,就要對現有系統進行一定改造,保證兩地的技術標準是統一或者兼容的。握奇數據產品經理宋杰說:“握奇數據在交通領域推出了多種支付技術和產品,幫助全球多個城市提供城市通卡系統,在交通支付的互聯互通上積累了豐富經驗。”
廣深鐵路電算技術研究所的李立平先生以廣深鐵路實施的城際鐵路“公交化”為例,對鐵路客運電子客票應用作了分析展望。他表示,廣深鐵路的電子客票系統還可以實現鐵路兩端城市內系統的連接,兼容鐵路沿線的城市通卡系統,例如“羊城通”、“八達通”、“深圳通”,甚至“粵通卡”等,這對今后兩岸四地加強經濟交流將有重要推動作用。
另外,要解決高速公路收費站擁堵問題,僅靠擴大收費站規模、增加收費車道以縮短排隊長度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提高道路信息化水平、采用先進的電子手段,其中,使車輛不需要停車就可以繳付通行費的ETC收費系統備受青睞。ITSC中心的楊蘊經理說:“目前國務院和交通運輸部都非常明確,從2010年開始要推廣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實施和應用,同時作為節能減排的措施,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給予鼓勵和支持。”
宋杰也表示,從1996年至今,全國已有十幾個省市相繼開通了600多條ETC車道。握奇的ETC“一攬子”方案Quipass采用集成芯片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
多應用融合推動一卡多用
如今,刷卡乘車成為發展趨勢,同時刷卡也正在向更廣的領域拓展,例如刷卡在便利店消費、領取社保、購買風景區門票等。蘇州市城市信息化建設公司的周忠民在介紹“蘇州通”項目時說,該項目第一次在中國國內脫離了單純的“交通一卡通”概念,實現了真正的“城市一卡通”,應用領域從單純的公交行業拓展到出租、消費、時尚生活、文化旅游、休閑餐飲、健身娛樂、身份證、公共事業等領域,是“一卡多用”的典型案例。
伴隨多應用融合的是多種支付手段的出現,其中以手機支付最受人們歡迎。握奇產品經理董敏介紹了握奇手機支付技術SIMpass。通過SIMpass,人們持有一部手機即可完成通信、交通、消費、網上交易等功能。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