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慧聰安防網】只要把0.06毫米厚的膜,貼在包包內襯,一旦毛賊下手將包割破,這種膜就會警報聲大作,你信嗎?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的七名學生,就研制成功了這種防盜貼膜,據說,下周就能拿到專利號了。
LV被割,大一女生想到防盜發明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陳蒙潔,今年才大一,卻是這7人團隊的隊長,防盜包貼膜的想法,就是她提出的。
“去年,我朋友一個價值兩萬的LV包包被小偷劃破了,錢包被偷,光現金就少了幾千塊,身份證、銀行卡悉數被盜。”陳蒙潔當時就很氣,老是聽說割包賊使壞,應該想一個辦法治治這幫人。
到底是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陳蒙潔多方聯系,找到指導老師李偉教授、科藝學院院長鄭亞莉,又拉攏了不同專業的師兄、師姐,組成了七人“攻堅小分隊”,從去年5月開始,他們進行立項、市場調查等工作。就在三天前,他們的防盜貼膜第一批樣品制作出來了。
3000元發明了防盜貼膜
陳蒙潔說防盜電子膜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膜的夾層間密布金屬導線,導線連接一個蜂鳴器。將膜貼在包的內襯上,一旦有小偷將包割破,金屬刀片割斷膜上的導線,蜂鳴器就會警報聲大作。
“蜂鳴器的音量應該有120分貝,能持續30秒左右。比手機的鈴聲音量還大,即使在吵鬧的公交車里,聲音也是很響,對小偷可以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陳蒙潔說,“而且這種膜的厚度和普通的布差不多,蜂鳴器也不大,只有8.8毫米厚,固定在膜的左下角,不會影響包包裝東西。”
這種膜成本高嗎?
“不貴。蜂鳴器才一毛錢一個,成本中最貴的是金屬絲。目前計算,大概成本是8到10元一張,銷售價大概15元。用15元買個安全,算貴嗎?而且以后如果能批量生產,價格還會更低。”
到現在為止,他們研制這個發明,花了3000多塊。
下周就能拿到專利號
“下周就能把專利號拿下來了,我們希望能和箱包廠商合作,或者捆綁銷售,生產專業的防割包。”陳蒙潔老家在余姚,目前他們已經和余姚的一家小型箱包廠商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但是現在資金不夠,沒辦法批量生產。”陳蒙潔希望,用這個項目參加挑戰杯比賽,能被投資商看中,得到一筆啟動資金。
“我們這個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壓力不大,經過我們的市場調研,目前基本沒有同類產品。”團隊成員之一、市場營銷專業的孫軼斌說,他們對這個發明的市場前景很有信心。
導師之一的張飛老師對這個發明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現在雖然只是一個概念產品,但我認為在推廣上前景很大,主要是這個概念很好,是完全可行的。”
但作為一個工業設計產品開發的老師,他覺得這項發明離大規模投產還有距離:“現在的樣品還是比較粗糙的。如何把紡織品和電路設計結合起來,這樣的生產工藝還需要細化,對線路的布置等也需要工程設計的進一步介入。而且現在的實用范圍還是偏小,應當可以挖掘更大的產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