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業加快結構調整工作已是刻不容緩。石化行業的結構調整,三是抓緊制定石化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當前。不只包括產品結構、空間布局、規模結構等,而且包括工藝結構、原料結構等方方面面,一項復雜的艱巨的系統工程。有關方面應通過嚴謹的科學研究,前瞻性地對這些方面進行規劃,為確保石化行業中長期的平穩健康可繼續發展提供指引。
國內外經濟環境十分復雜的情況下, 上半年。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堅持了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均好于預期,并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最好水平,經濟增長的基礎進一步鞏固。預計下半年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會有所增加,行業經濟增速將會明顯放緩,市場短期和局部的動搖有可能加大,但總體而言,行業經濟仍可實現平穩較快增長。
一、基本情況
1.化工行業增加值增速回落
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35770家,上半年。實現總產值4.11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化工行業增加值增長18.9%同比加快10.4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4.2個百分點。6月份,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比上月減緩3個百分點。
2.主要產品產量繼續快速增長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跟蹤的78個(種)重點石化及相關產品產量顯示,上半年。同比增長的產品有74個(種)占94.9%下降4個(種)其中,增幅在20%以上的產品占48.7%增幅在30%以上的產品占24.4%全國原油產量9847.8萬噸,同比增長5.3%天然氣產量459.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8%化肥產量3397.2萬噸,同比增長6.4%農藥原藥產量134.4萬噸,同比增長17.5%乙烯產量601.2萬噸,同比增長25.5%燒堿和純堿產量分別為1033.9萬噸和1072.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9.3%和17.5%甲醇產量811萬噸,同比增長53.3%輪胎外胎產量3.85億條,同比增長29.5%
3.價格上升產銷順暢
上半年累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石油和化工行業價格指數顯示。全行業價格指數為123.54點(上年同期累計價格為100下同)上半年,化肥市場臨時低位徘徊;廢品油價格上升,銷量平穩;基礎化工原料價格總體上漲;合成資料市場震蕩上行。
但仍未突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4.進出口貿易大幅增長.
石油和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總額2199.58億美元,上半年。為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61.4%其中,進口總額1584.76億美元,同比增長70.9%入口總額614.82億美元,同比增長41.1%但仍未突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上半年貿易逆差為969.94億美元,同比增長97.3%進口方面,上半年原油、合成樹脂和有機化學品位居進口額前三位,分別為667.48億美元、221.97億美元和175.5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4%45.3%和41.8%入口方面,橡膠制品、有機化學品和專用化學品入口額居前三位,分別為143.96億美元、120.92億美元和73.7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4%37.3%和24%
5.投資增長新開工項目下降
全行業投資4812.61億元,上半年。同比增長16.4%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行業投資923.19億元,同比增長11.1%煉油行業投資580.83億元,同比增長13.9%化工行業投資3195.84億元,增長18.5%化工行業投資增幅,磷肥行業達77.9%無機鹽制造行業為66.7%染料制造行業為64.1%化學礦采選為52%橡膠制品行業為33.5%農藥行業為32.6%均逾越行業平均增幅。
同比下降4.8%其中,煉油行業新開工項目下降0.7%化工行業下降4.5%油氣開采行業增長5.5%專用設備制造行業下降78.9%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新開工項目4772個。
6.行業利潤增長較快
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2715.26億元,15月。同比增長73.9%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17.64%其中,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利潤1319.08億元,同比增長166.8%煉油行業實現利潤325.55億元,同比下降25%化工行業實現利潤1049.48億元,同比增長72.8%
二、主要問題
對石化行業的結構調整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行業利息壓力不時上升。隨著國家一系列節能減排、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等政策的陸續出臺。同時也給行業企業帶來較大成本壓力。首先,為確保節能減排任務的完成,5月份各地紛紛取消優惠電價,并集中進行全面清理,石化行業特別是磷化工、氯堿、電石、純堿、燒堿等高耗電產品的電力利息明顯上升。其次,6月1日開始,天然氣出廠價格上調,對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肥、甲醇等企業影響較大。再其次,資源稅改革開始先行試點,相關油氣開采企業稅收利息明顯上升。最后,國家取消局部行業的入口退稅,其中涉及石化產品的稅則號超過200個,相應增加了相關企業的入口本錢。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將對下半年石化企業經營特別是盈利增長帶來較大壓力,也預示著粗放式的增長方式已不適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但這些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實施的經濟撫慰政策退出的壓力也在不時累積;歐洲債務危機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二是國際需求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盡管上半年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處于繼續復蘇當中。多個國家緊縮財政措施預計將對歐元區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復蘇帶來一定影響。
三、對策建議
防止行業經濟短期內過快下滑的風險。加強對歐洲債務危機、國際油價等國際因素和國內資源稅改革、天然氣漲價、入口退稅等因素對行業影響的跟蹤分析,科學分析形勢。處置好掌握好宏觀經濟與行業經濟運行之間的關系,努力防止行業經濟短期內過快下滑的風險,促進行業經濟平穩增長。
規范高耗能行業擴張。十一五”前四年,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石化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累計下降13.5%這一效果距離完成“十一五”20%目標還有較大距離,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節能減排的任務更為艱巨。與此同時,氯堿、電石、純堿、化肥等高耗能行業的擴能熱情較高,加大了行業節能減排的壓力。氯堿、電石、純堿目前在建產能仍達到300萬噸、400萬噸和200萬噸左右,磷肥行業前5月投資增長仍高達86%針對這一情況,必需進一步抓緊做好落后產能規范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同時,加快合成氨、輪胎、磷肥等多個行業市場準入條件的發布,從產業布局、規模、工藝、技術、環保等各個方面嚴格規范新擴建產能,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