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機行業延續了去年企穩向好的增長勢頭。截至6月底,我國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新產品產值、銷售產值及出口交貨值1091.1億元、123.3億元、1069.8億元和8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93%、3.80%、21.92%和25.73%。尤其是出口交貨值,進入今年以來,出現強力反彈,一改去年疲軟的走勢。
從品種上分析,除大型拖拉機同比出現10.39%的下滑,聯合聯合收割機以19.89%大幅度滑坡外,其它品類都出現良性增長。尤其是場上作業機械、糧食加工機械和棉花加工機械等均達到兩位數的增幅,同比分別增長19.98%、27.82%和31.15%。低速貨車繼續保持了去年的增長勢頭,增幅也達到了7.16%。
統計顯示,前6個月,我國累計銷售耕整機械972700臺,同比增長37.92%;插秧機56300臺,同比增長24.47%;谷物聯合收割機34400,同比下滑5.73%;玉米收割機27800臺,同比增長14.17%;大中拖186300臺,同比增長17.66%;手扶拖拉機562900臺,同比增長2.59%,畜牧水產養殖機械193400臺,同比增長38.46%。下面就我國拖拉機市場、收割機市場、插秧機市場和農機產品出口等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1、拖拉機市場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國大拖市場呈現高位盤整跡象,中小拖市場增勢依然強勁。
大中拖市場。市場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生產大中拖19.89萬臺,同比增長14.19%。從大拖與中拖市場表現分析,大拖出現較小幅度下滑,同比下降9.39%,中拖同比增長16.53%。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剛性需求降低。我們研究大中拖各個馬力段的銷售,發現大型拖拉機需求出現向下調整的發展跡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經過我國自2004年實行農機具補貼以來,大中拖市場能量得到極大釋放,連續6年出現兩位數增長,年均增幅高達26.07%,年度需求量也由2004年的9.03萬臺猛增至去年的28.9萬臺,6年間增長了3.2倍。尤其是去年,出現大中拖需求峰值。二是探求2000年至2009年我國大中拖發展規律,我們也可以看出今年高位盤整可能性也非常大。我國大中拖在經歷了2000年37.13%的大幅下滑后,2001年出現4.19%的恢復性增長,2002年同比出現55.59%的大幅增長,之后市場進入盤整。2003年下滑6.76%。2004~2006年,在農機補貼的刺激下,再度以76.99%、67.13%和33.99%的增幅快速增長,年度需求量擊穿20萬臺,建立了一個高平臺。2007、2008年,在此高位上出現高位盤整,增幅分別為4.99%和2.37%,經過兩年能量的積累,去年市場能量釋放,出現大中拖建國以來的峰值。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判斷,今年或許再度出現高位盤整期。
補貼滯后拉低大中拖市場。去年2月份我國部分省開始農機補貼,而今年我國的農機補貼較之去年滯后將近2個月,直到4月末,才有部分省份開始啟動。補貼滯后最終導致今年前4個月農機市場旺季不旺,甚至出現疲軟的走勢。
農機經營收益減少,影響消費者購機積極性。隨著近年我國大拖市場的高位運行,大拖保有量急劇攀升。統計顯示,截止到去年,我國大中拖保有量突破320萬臺,保有量的增長直接影響大拖經營收入。市場調查顯示,本世紀初,大拖經營收入頗高,只需3~5年即可收回成本。而現在則需要7~10年方能收回。另一方面,隨著近年我國柴油價格的不斷攀升,大拖經營戶的使用成本不斷增加。這些利空因素無疑對大拖的潛在消費者是一個打擊。
2、收割機市場分析
前6個月,收獲機械總量小幅增長。統計顯示,我國80家主要收獲機械生產企業累計產銷各種型號收獲機械29.5萬臺,同比增長2.83%。其中,聯合收割機溫和上揚,上半年我國累計銷售各種型號的聯合收割機6.22萬臺,同比增長2.23%。其中。谷物收獲機械累計銷售3.44萬臺,同比下滑3.73%;玉米收獲機械2.78萬臺,同比增長14.17%。
上半年,我國小麥收割機市場表現,再次折射出我國小麥機已經進入飽和狀態,其需求主要來自產品的更新,雖有補貼拉動,但拉力有限。
從水稻收割機市場分析,由于我國水稻機收率較低,需求空間要遠遠大于小麥機,再加上農機補貼的拉動,在我國南方多季稻種植區域,利好因素依然存在。但去年市場的飆升和跨區作業收益遞減,都會打壓消費者購機積極性。綜合正反兩方面的因素,今年我國水稻收割機或將出現小幅上揚或與去年持平的情勢。
玉米收割機將成為今年我國收割機市場的最大亮點。我們判斷2010年下半年我國玉米收獲機械市場可能出現三種情況,一是隨著農機補貼的力度的加大,聯合玉米收獲機械總量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大幅攀升;二是設如吉林、遼寧、山西等省加大玉米收獲機械的補貼力度,我國玉米收割機將出現火爆增長的局面;三是設若我國玉米收獲機械市場依然停留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幾個市場,我國今年的玉米收獲機械市場將出現溫和增長。
3、插秧機市場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國插秧機市場繼續保持火爆的增長態勢。插秧機市場的銷售90%以上來自補貼銷售。近年隨著補貼力度的不斷增加,主要水稻種植區域插秧機補貼力度逐年提高,我國插秧機市場得到快速發展。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累計銷售插秧機56300臺,同比增長24.47%,其中補貼插秧機50234臺。
從今年上半年插秧機市場八大品牌銷售情況分析,久保田、東洋、洋馬、富來威、中機南方、濰坊禾田、常發、井關等八大品牌累計銷售5.59萬臺,比去年全年銷量還增長了24.7%。插秧機市場需求進一步向高端發展,乘坐式插秧機在插秧機需求構成中提高了4.73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在手扶插秧市場,逐步形成了諸如久保田、東洋、富來威、常發集團等強勢品牌;在乘坐式插秧機市場,久保田、洋馬、濰坊禾田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上半年我國插秧機市場快速增長主要來自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我國插秧機市場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具體表現在:第一,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水稻生產機械化,通過不斷增加的農機補貼引導、刺激插秧機市場快速增長;第二,插秧機主要種植區域的農機部門和科研機構在技術推廣、科技研發、規范市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插秧機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環境;第三,生產企業加速插秧機技術創新,推動產品質量升級,使插秧機的性能日趨穩定,更加適應各個市場需求,為插秧機市場奠定了產品基礎。
二是市場剛性需求巨大。我國插秧機市場存在著巨大的需求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統計顯示,截止到去年,我國插秧機的保有量約為25萬臺,機插率僅為17%。遠遠低于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這些也決定了我國插秧機市場的快速發展。
三是農機合作組織的崛起。近年隨著全國農機合作組織的崛起,市場購買力提升,成為插秧機需求的生力軍,尤其對乘坐式高速插秧機的拉動作用明顯。
上半年是我國插秧機市場黃金季節,南方早稻與北方一季稻谷的種植,使市場需求發力,下半年我國北方插秧機需求出現停滯狀態,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的雙季稻和三季稻區。北方高寒區域的插秧機需求的停滯將影響下半年市場的總體需求。以致形成插秧機市場需求前高后低的走勢。
預計今年插秧機需求將突破8萬臺大關,全年同比增幅在30%左右。
4、出口環境趨好,出口數量與金額大幅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機出口貿易增長迅猛,多數農機商品的出口增幅達到兩位數。統計顯示,我國累計實現出口交貨值108.89億元,同比增長25.73%。
從主要農機產品出口品類分析,輪式拖拉機、手扶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的出口數量和金額均呈現出較大幅度增長。其中輪式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出口數量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7.53%、31.24%和24.33%、27.80%。聯合收割機繼續保持著去年兩位數的增長勢頭,今年增幅再創新高,數量和金額雙雙突破30%。播種、種植和移植機出口數量和金額同比雖然出現下滑,但較之上月跌幅有所收窄。前6個月出口數量和金額分別跌23.61%和11.51%。
從農機出口區域分析,上半年我國輪式拖拉機出口主要集中在歐洲、非洲和美洲,手扶拖拉機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收獲機械90%以上集中于亞洲。
下半年我國農機出口將繼續發力,成為今年農機市場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預計全年我國農機出口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增幅可望在20%左右,因為農機出口市場面臨著良好的發展環境。
去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出口市場大幅“降溫”,也積累了較大的需求能量,今年隨著世界經濟的溫和復蘇,發達國家居民消費逐漸啟動。能量釋放導致出口市場全面“升溫”。
2009年我國農機出口大幅度下降,基數較低,致使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呈現兩位數增長。
我國農機產品質量性能不斷提高,調整出口戰略策略,贏得了市場。
我國農機出口產品因物美價廉,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許多出口目的國的消費水平下降,此優勢得到更大的體現。
金融危機對其他國家出口企業的打擊更大,甚至淘汰了部分企業,使得中國出口的競爭力不降反升。
5、市場價格走勢預測
市場調查顯示,由于大拖和收獲機械市場需求疲軟,許多生產企業已經開始降價或者變相降價(有獎促銷),更多的企業正在制定降價促銷策略,下半年降價促銷越來越成為一些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殺手锏”。
我國農機市場價格多年來始終保持企穩的走勢,今年下半年預計也將繼續遵循這一規律,在價格穩定的基礎上出現小幅波動。理由如下:
第一,今年農機各個子市場的穩定發展決定了價格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第二,個別子市場的滑坡將迫使一些企業采取降價促銷措施,譬如有獎促銷等,導致價格小幅下降;
第三,個別新產品或大型產品的價格或將小幅上揚,譬如大型收割機和大型拖拉機,生產企業提升價格,這種情況在上半年已經出現。
下半年,我國農機市場面臨著諸多利好環境,首先,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對今年下半年農機市場的運行必將產生深刻影響,農機市場在該文件的指導下,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期。其次下半年我國第二輪補貼將逐步到位,對掀起新一輪的市場銷售高潮將起到重要作用;再次,上半年因補貼滯后,二季度市場出現低潮,將和接踵而至的市場淡季一起為下半年市場的爆發積聚能量。最后,出口市場將繼續延續上半年的走勢,呈現出兩位數的增勢。總之下半年依然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