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牧廳新批準建立了3個省級水產種質資源維護區, 六是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力度不時加強。省政府新批建立了秦州大鯢自然維護區。全省開展大規模的魚類增殖放流活動8次,大鯢增殖放流活動1次,共放流各種經濟魚類600多萬尾,大鯢3000尾。
今年前三季度, 一是全省水產養殖因災損失較大。截至9月底。甘肅漁業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照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的要求,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較好完成了預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全省漁業經濟總體呈現出生產平穩、質量可控、價格上漲的態勢。初步預計,1-9月份,全省水產養殖面積堅持在18.4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0.9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25%主要特點分析如下:
全省天水、酒泉、平涼、慶陽、甘南、隴南等市州連續遭受暴洪災害,漁業受災面積達到9580畝,沖毀養殖溫棚3座、引水渠20.8公里,沖走增氧機、除草機等機械3臺,直接經濟損失2999.8萬元。
由于缺乏資金支持, 二是鮭鱒魚因疫病生產尚未恢復。去年11月發生的鮭鱒魚疫病使全省鮭鱒魚生產遭受重創。恢復生產困難重重。
草魚、鯉魚、鯽魚、鏈魚、鯰魚幾個品種價格略有上漲, 三是水產品價格穩中有升。從全省水產品價格監測的8個品種來看。市場成交量也平穩增加。虹鱒魚全省價格漲幅明顯,河西均價達到40元/公斤,漲幅達到11.1%中部蘭州、臨夏等地均價達到32元/公斤,漲幅達到14.3%隴南等地均價達到50元/公斤,漲幅達到8.7%金鱒魚價格也同步上漲,漲幅與虹鱒相同。
對全省9個市州的25家鮭鱒魚養殖場(戶)46個樣品進行了1次質量平安抽檢, 四是水產品質量穩步提高。今年甘肅省農牧廳組織了2次水產品質量例行抽檢。農業部漁業局上半年組織抽檢了28家養殖戶的32個水產品樣品,所有抽檢樣品都達到100%合格。
截至2010年8月末, 五是休閑漁業有新發展。據統計。全省休閑漁業產值為7173萬元,休閑漁業企業達661家,經營面積2.6萬畝,接待游客72萬人次。休閑漁業呈現出綜合效益高、投資熱情高、發展類型多、安排就業多這樣一種“兩高兩多”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