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找到新的經濟發展動力, 電纜行業的調整和整合勢在必行。才干完成由大到強的跨越,造就一流的企業。
電線電纜廣泛應用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建筑鐵路、城軌汽車、航空冶金、石油化工等眾多產業領域。國是個線纜大國, 從整個行業的發展水平來看。卻不是強國,目前,電線電纜行業數量多、規模小。據統計,國線纜生產企業已達7000多家,小規模的企業更是數不勝數,電線電纜行業生產集中度低,最大的企業所占的市場分額也不過在1%2.5%
線纜行業集中度低、技術力量分散,科技含量低等。相反,西方發達國家的線纜行業則經過了上百年的發展,且兩極分化明顯,市場集中度比較高。其中美國前10名占有市場份額為67%市場,日本前6名占有市場份額65%法國前5名占有市場份額達到90%以上事實,決定了國線纜業內部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市場競爭乏力,如何改善國內市場環境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業內迫切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但其銷售價格卻難以合理提升。因此, 電線電纜制造本錢在大幅攀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技術附加值相對較低的中低端電線電纜產品市場中,壓價競銷的情況相當普遍。業內人士認為,造成產品低價競爭的根本原因是盲目投資、產能過剩、供大于求。一方面,由于投資門檻低,致使大批企業涌入,造成行業內的企業“過多過濫”據了解,電線電纜行業內的大小企業多達7000家以上,產能超越10000億,而目前我國電線電纜市場需求僅為7000億,這些企業的生產能力遠遠超出了市場需求,呈現了嚴重過剩;另一方面,由于門檻低,不只是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低,而且使一局部根本不具備生產能力、質量控制和檢測等必要手段的作坊企業”得以濫竽充數于行業之中,成為假冒偽劣、粗制濫造、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線纜產品的發生源頭,并憑借壓低銷售價格等手段擾亂市場競爭秩序,非標產品盛行,不但埋下了巨大的平安隱患,加劇行業內的無序競爭,還使依法生產企業及經銷商步履維艱,進而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與發展。
中國電纜行業企業轉制和資產重組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時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繼續發展。行業大洗牌的結局,必定是國有企業的民營化、合資化或者外商獨資化。作為一種投資性產業,電纜行業的困境臨時依賴公共投資帶來的市場需求,滿足于低技術含量的產能擴張,盲目跟風,靠不時壓低價格來爭奪市場。可是一旦社會投資增長的速度放緩,市場出現動搖,產能過剩帶來的壓力就像被壓抑許久的火山被釋放出來,使行業的生存狀態迅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