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資源整合, 三、鼓勵國內企業的兼并重組。實現規模效益。
問題有三
產業鏈下游過度競爭導致彩電企業發展面臨困境, 一、產能過快擴張易導致重復建設。由于國內液晶面板生產技術缺失。向上游延伸成為國內彩電產業升級的關鍵。去年國內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力度加大,僅宣布投建的7.5代以上生產線就達8條,牽動投資規模高達2000億,但預計2013年國內液晶電視規模為4500萬臺,若按照32英寸、42英寸、55英寸各占出貨量的1/3計算,只需要6條8代線即可滿足需求。為防止產能過快擴張導致重復建設,今年初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2010~2012年平板產業發展規劃》根據《規劃》要求,投建新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開工項目必需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審批,今年4月京東方北京8代線、龍騰8.5代線、TCL8.5代線通過首批評審。
目前已開始謀劃11代線、12代線等更高世代線的建設, 二、核心技術缺失制約行業發展。夏普、三星和LG首條8代線分別于2006年、2007年和2009年在其國內投產。但外資企業通過轉移落后生產線、出售原材料、收取技術專利費等方式對國內面板企業實行全面控制,關鍵技術及先進生產線并未全面轉移,國內高世代生產線要到2012年才干大規模生產,可能面臨“投產即落后”困境。
面板需求商在推銷液晶面板時相對保守, 三、近期液晶面板價格下跌加大下游行業經營難度。由于近期液晶電視零售渠道庫存過高。8月份上半月液晶顯示板價格下降了47美元,其中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下降幅度更大,降幅在715美元之間;而筆記本電腦由于銷售低于預期,面板價格也下降了2美元左右,導致讓國內下游行業庫存產品損失繼續加大。
建議有三
合理產業布局, 一、加強對國內液晶面板行業發展的引導。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加強自主創新, 二、鼓勵國內企業加大核心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通過建立自有的銷售渠道和品牌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