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行業復蘇的速度超出預期, 做為世界上機床產業實力最強的國家。并好于其競爭對手。
近日, 2010年上半年。2010年斯圖加特國際金屬加工展覽會(AMB2010上,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VDW執行董事WilfriedSch?f分析了德國機床產業的發展現狀,并對行業發展前景進行了預測。
德國機床產業所呈現的各項經濟數據均要好于預期,尤其是市場需求再次出現增長。產能利用率和訂單量已經從最低谷中逐步恢復。機床入口也在二季度停止了下滑。盡管如此,德國機床產量在今年仍會表示為負增長。
2010年上半年, 具體來看。德國機床訂單同比增長了58%其中外鄉訂單增長51%海外訂單增長61%尤其是加工技術,受益于訂單的繁榮而增長75%今年前6個月,海外訂單量增加了一倍。而成型技術增長了25%主要供應汽車行業,因此業務非常活躍。由于前期談判周期較長,同時設計階段所耗費的時間長且成本較高,成型業務完成需要更長的時間。成型加工約占總產量的27%
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升至76.3%比2009年同期高出了10個百分點。同時, 7月。手訂單也開始攀升,截至6月底在手訂單為6.9個月。但是67月行業雇員在連續兩個月出現小幅回升后再次下降,至63100人。據Ifo研究所分析,未來三個月,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不會削減員工人數。
但是上半年機床產量仍然同比下降了20%這是因為作為制造業“心臟”機床工業是一個晚周期性行業, 盡管所有數據均再次增長并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比其客戶更加捉摸不定。Ifo研究顯示,2009年后,下游用戶產業的工業和貿易商業氣候開始穩步回升。2010年17月,其訂單增幅超越25%其中,機械設備制造、航空航天技術、金屬加工生產等行業都展現出逐步繁榮之勢;金屬制品制造、電子工業和汽車產業也同樣表示為增長。
很多用戶都上調了其產量預期, 目前。其中機械制造近期將其增速從增長3個百分點,提升至增長6個百分點。盡管如此,由于訂單增加并不等于營業額增長,因此今年德國機床的產值仍將有所下降。機床行業,生產周期可能從6周至2年。而且,很多訂單不能在今年完成,尤其在目前很多零部件的供應面臨短缺的情況下。因此,VDW預計,2010年德國機床產量將下降12%至900萬歐元左右,這肯定將發明近年來的最低值。
德國機床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于海外訂單。據初步統計, 上半年。來自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在內的金磚四國的訂單都在增長。同時,來自韓國和日本的投資呈現明顯增長。來自德國機床最大的市場—歐洲的訂單繼續增加,尤其是瑞士、奧地利、波蘭和意大利。海外需求的增長也清晰地反映在入口的增加上。2010年2季度的入口量達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但由于1季度市場沒有恢復,上半年總體入口仍下降了13%亞洲市場最重要的推動力來自中國,未來中國市場的地位將不斷加強。目前,德國機床對中國入口逾越其總出口額的1/4而亞洲市場約占其40%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