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相比, 唐見茂坦言。新資料產業比擬“散”子行業眾多。國的產業發展中,有一個明顯特點:同一領域里,重復水平、重復建設的比較多。但真正領軍的大型產業,技術上具有優勢的企業比較少,新資料產業整體上正面臨這樣的局面。這需要國家的政策導向,科學發展、資源優化,防止熱錢大量進入,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有專家預言, 無論是工業、農業都需要材料。21世紀是新材料的世紀,從稀土材料的爭奪上就能夠“窺一斑而見全豹”中國出于環保和國家戰略的考慮,從2006年開始逐年減少稀土入口,目前配額總量僅為30258噸,受此影響,國際稀土價格也隨之節節攀升。有公開資料稱,中國稀土入口的減少讓眾多國家著急。
新材料是一種基礎性和支柱性的產業,資料的突破,將有可能引發新的產業革命”曾參與新資料戰略定位規劃制定的唐見茂教授表示,新材料是其他產業振興與發展的前提,任何產業的生產過程當中都需要資料作為支撐。
新材料產業的分項規劃細則將于年底出臺。屆時, 據有相關部委人士透露。新資料產業內具體的資金支持、稅收優惠、產品目錄等內容會得以明確,新資料產業也將在更高的起點上發展。
全球新材料的市場規模隨著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迅速擴大, 同時。有預測顯示,2010年底,全球新材料的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美元。國家的重視與市場規模的擴大均給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此前有專家估計,國內新資料產業市場規模在2012年就將超過1300億元。
通過100多個產業化專項的實施, 十一五”期間。有力地推動了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電子信息資料、先進金屬資料、電池資料、磁性資料、新型高分子資料、高性能陶瓷資料和復合資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術新資料核心產業。
碳纖維復合資料, 唐見茂介紹說。新型的輕質高強結構資料,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用碳纖維復合資料做成的飛機部件,與鋁合金相比可以減重20%~40%這在節能上就能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所以,未來的20年~30年,航空碳纖維復合資料發展的新時期,飛機上大量采用復合資料,會引起航空工業整個產業鏈的革命性革新。
但是國在新資料產業上依然充溢挑戰。 盡管發展前景非常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