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關鍵零部件如燃油系統、泵、嘴等都需要進口, 由于關鍵零部件技術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導致柴油機制造利息高昂,維護頤養利息也很高。平均一臺柴油機售價要高于汽油機1萬元左右。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沈捷告訴記者。同時,由于柴油機對柴油的油品要求較高,國內只有少數鄉村可以實現供應,內燃機學會的專家們還在積極尋找解決之道。
隨著人們對能源和環境的日益重視, 事實上。內燃機因為高油耗、高排放的先天缺乏被推上審判席,與此同時,電動車及新能源概念則被捧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支持、輿論引導、廠家跟風…一時間,似乎電動車的普及已經指日可待。
發展電動車還有很多的技術瓶頸仍未解決,續航里程短,電池利息高,電的來源、全過程的碳排放,困擾電動車行業的諸多問題依然存在
20年內新能源汽車未必成為主流, 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認為。激進內燃機仍有很大改進余地。博世表示,十年之內,電動車技術還不能成熟,2020年能夠走向批量生產就已經是相當樂觀的估計了
并明確指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內燃機學會理事長張小虞、常務副理事長陽樹毅以及到場的眾位專家學者對這一看法表示肯定。激進內燃機和混合動力仍是未來10~15年發展的重點。
中國生產內燃機6700萬臺, 2009年。總功率達11.3億千瓦,產值2739億元。內燃機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眾無可爭議的重要支柱產業。同時,也是所有動力裝置中,熱效率最高,熱點最小的所有可移動式動力裝置都是用內燃機作為核心動力,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可替代。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著名內燃機專家蘇萬華教授表示。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的方向, 業內專家認為。但新能源汽車仍然還是有多種技術路線,像是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以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底應該優先發展哪一種,還要依照市場前景來定。目前來講,混合動力技術更加幼稚,相對價格更低,同時也能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所以現階段看來混合動力車是相對最有前景的
提升內燃機效率顯得更為迫切和現實。 和發展電動車相比。
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是47%今年將達到51%而在所有的石油消耗中, 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每年消耗石油占世界消耗量的2/3去年。內燃機石油消費量占總消費量66%以上。蘇萬華表示,去年,中國消耗石油11億噸,如果內燃機能節能50%省下的油相當于10個大慶油田。
每年多消耗3000萬噸, 中國內燃機燃油消耗率平均220~350g/kWh比國外先進機型低20%左右。相當于年石油消費量1/6提高燃燒效率刻不容緩。
美國燃燒學會提出, 內燃機發明之初熱效率僅為12%現在已經可以達到46%2007年。內燃機還有提高燃燒效率50%可能。
如果石油資源可供使用60年, 專家預測內燃機仍然有25%~50%節油潛力。降低油耗25%就可以延長使用至80年,多出的20年,可以為開發利用新能源動力爭取時間。
乘用車柴油發動機比汽油機節油30%動力性也強, 發展柴油機乘用車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據統計。符合低碳經濟趨勢。且最近出臺的節能補貼政策中,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乘用車的消費者國家將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這一政策也明確指出補貼對象包括柴油機車。
柴油車給中國人留下冒黑煙的印象, 臨時以來。導致在歐洲占50%以上的柴油機乘用車在中國的占有率不到1%張小虞對此頗有些無奈,事實上,中國的柴油機技術已經完全可以實現裝配乘用車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生產利息高和油品供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