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核電、風電的建設也將成為工程機械內需市場的主力。據估計,2020年我國能源建設將投入8萬億元人民幣,這些都是國工程機械企業不時發展壯大的直接因素。以撫挖重工為例,除去水利水電的建設。分別針對風電裝置工程不時完善產品種類,同時針對核電機組裝置開發起重機特定設備,這些產品的面市不只在于滿足國內市場,同時也將走向國際市場,服務于更多的工程建設。
其根本原因是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內需的擴大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繼續升溫,國工程機械市場的迅速膨脹。國內需求強勁拉動和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升溫的推動下,國占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份額,已從10年前的7%迅速攀升到去年的31%
但是隨著固定投資增速的放緩,目前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帶動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此效應或將下降。十二五期間,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與產業結構的升級,房地產GDP中所占比重將逐漸降低。反之,相應的新興能源大型項目的建設將進入發展的黃金期,由此帶來的將是工程機械行業局部機種的大量需求。
南水北調工程在建,十二五初步規劃到2015年新增6300萬千瓦慣例水電裝機,以水電水利建設為例。新增120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裝機,水電建設的增速或將超越 60%去年在經歷了西南五省干旱后,四川、云南兩地裝機容量占比達到89.2%同時,糧食主產區的水利建設成為重點,增速約240%
都直接刺激了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發展壯大。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巨額投資、繼續加速的城鎮化步伐等措施一次次地撫慰國際巨頭和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敏感的神經。國鐵路營運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城鎮戶均住房面積、能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