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汪前進指出。國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284元,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僅為232元。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與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消費之間相差約5.5倍,"'十二五'提高居民收入目標的提出,將提升社會整體的最終消費率,同時給平衡城鄉與農村紡織服裝的消費能力提供樂觀的政策期待。"
2010年1-12月份,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國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達5874億元,同比增長24.8%12月份,國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達697億元,同比增長27.3%
新消費時代的來, 紡織業內專家汪前進認為。對于紡織內銷市場無疑是重大利好。汪前進介紹,國際經驗顯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越3000美元后,社會消費將更注重品質和品牌。中國紡織業恰好邁入了這個消費新階段。
國紡織服裝行業都過于依賴入口, 一直以來。但目前入口也面臨著一系列諸如人民幣升值、貿易摩擦頻發、利息上漲但提價困難等問題,導致行業整體利潤低下。而國內消費市場的迅速崛起已開始成為紡織服裝行業新的增長點。
"十一五"期間, 事實上。服裝消費每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同比增長,增速均明顯高于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根據中國第一紡織網的預計,當前國內服裝市場總容量已經超越8000億元人民幣,激進估計至2015年整個服裝內銷市場的擴容速度大約在15%左右,遠遠逾越入口市場,未來前景廣闊。
消費總量的增長和消費升級已成為內銷市場的兩條主線, 業界認為。隨同著未來居民收入的繼續增長,紡織服裝消費也將會呈現快速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