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貿易在許多國家經濟產出中發揮關鍵作用。紡織工業為全世界4000萬人創造就業機會, 過去20年,紡織工業是世界兩個最具活力的部門之一(另一個是電器及電子產品)。許多發達國家試圖通過配額和關稅保護其國內產業,遠離國際競爭,紡織和服 裝工業性質出現許多最新趨勢。隨著貿易協定的擴散,市場整合已成為一種日益增長的趨勢。在過去十年里,全球服裝貿易速度越來越快。2003年,世界紡織貿 易增長12.9%,2004年增長11.6%,2006年,世界紡織品貿易增長較上年增長9.7%,達到5300億美元。通過觀測需求和供應趨勢,業內分 析人士預測,到2010年世界紡織品消費將超過1270億噸。
紡織品和服裝協定(ATC)結束之后,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將轉移到擁有競爭優勢的國家。亞洲等發展中國家提供豐富的勞 動力,紡織品生產將擴大。同時這將導致發達國家增加紡織品進口,因為他們缺乏紡織品比較優勢。
2006年,歐盟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其次是中國。說到紡織品進口,歐盟再次成為最大的進口國家,其次是美 國,中國排名第三。中國擁有最大的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盈余。其次是印度,意大利,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當前的金融市場動蕩始于美國,并逐漸遍及世界各地,許多 工業部門傷痕累累,紡織行業也未能幸免于難。不過,正如中國諺語所說:“危機是駕馭風險的機遇”,紡織企業樂觀自信面對挑戰,并尋找威脅制造的機遇。
全球紡織趨勢:
家用紡織品需求增加:
消費者將主導家用紡織品市場的需求。法蘭克福紡織博覽會副總裁奧拉夫施密特先生在評論當前經濟衰退的理由時說,他預 計到2010年世界紡織品市場出現高增長。他說:“我們依靠紡織品生產和消費的長期發展,包括家庭,合同,技術和服裝。這是紡織工業以及同我們一樣的世界 紡織品博覽會主要組織者的預測基礎。沒有人可以在這么早的階段做出預測,我們也一樣,不能預見目前的全球經濟危機到底對我們的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
功能性面料:
消費者如今不僅局限于尋求時尚的服裝。此外,他們還會考慮服裝的舒適和健康方面的問題。不僅僅是紡織品,還有功能性 面料制造的服裝,具備特殊功能的效果。例如,防止皮膚過敏的紡織品,具備抗菌、抗微生物功能的織物、免熨燙服裝、在寒冷季節保溫的服裝。功能性紡織品將在 今后幾年抓住全球市場的增長點。
環保服裝 將成為亮點:
溫度升高,冰川融化,以及其 他災害都清楚地表明現在生活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目前,人們日益認識到全球變暖現象。已經批準的許多管理條理都是通過評估、授權和限制織物中的化學物質,解 決破壞環境的問題。歐盟的“REACH”就是一個例子。生態友好紡織品包括,無毒、減少碳、回收、節約能源和可生物降解的織物品質。全世界的紡織工業目前 正在應對全球的環保趨勢,大量投資于研究和開發環保型面料。繼功能性紡織品之后,環保型紡織品是一個潛在的有利可圖的細分市場。
ShriLakshmiCotsyn有限公司的阿加瓦爾博士在印度推出了第一個環保品牌,他說:“在世界各地,消 費者的環境和健康意識正日益增長。一個市場價值超過10億盧比的巨大市場在等待著我們的生態友好產品。印度批發商、美國及歐洲的客戶非常歡迎我們的產品。 從批發商開始批發之日算起,我們已經接到大約80000條床單的訂單。”
供應鏈縮短:
一般情況下,紡織供應鏈從制造商到分銷商,有庫存批發商或零售商,批發商,最后到零售商,零售商是供應鏈中的最后一 個環節。目前的趨勢表明,有組織的零售業將變得越來越流行,面料將購買直接從制造商手中買走,取消中間人。’電子-應用’將出現在供應鏈的所有階段。這將 增加靈活性,縮短了整個價值鏈,從而減少從訂貨至交貨的準備時間。
主要國家:
亞洲:
亞洲紡織工業為提高數十億人民的生計作出了重大貢獻。從亞洲出口到非洲,歐盟和北美的紡織品分別增長19%11%和 9%。在亞洲國家中,印度通過紡織品出口收回的外匯金額最高。印度擁有世界領先的織布機和有梭織機安裝能力。Saurer紡織公司總裁海因里希菲舍爾先生 說,紡織品配額結束之后,紡織工業轉入亞洲。他進一步指出,在亞洲,大型的、垂直一體化的國家,如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可能是最大的受惠國家。孟加拉 國,柬埔寨和越南將是后配額時期的主要受益國家,同時還有中國。美國和歐盟的配額限制將不會影響到中國紡織品貿易。2006年,中國紡織品美國出口上升到 25%,高于前一年21%的增長率。
美 國:
2008年1月至9月,美國紡織品和 服裝進口為707億美元。比前一年的進口數字減少3%。2007年,美國紡織品生產連續第十年下降,降至過去35年中的最低水平。在過去10年美國服裝進 口增長超過紡織品進口。印度和中國將成為主要的紡織品和服裝供應國家。美國服裝進口數量將大于紡織品。
埃及:
紡織工業是埃及的一個主要外匯來源或創收來源,占工業生產的四分之一,為三分之一的工業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目前該 國僅擁有全球紡織品貿易1%的市場份額。它的主要市場是美國和歐盟。行業分析師期待合格工業園區協議以及歐盟-埃及結盟協定發揮積極作用,促進紡織行業高速發展,特別是如果它能 夠為機器領域吸引更多的投資。
斯里蘭卡:
作為亞洲國家的一個組成部分,紡織工業一直是斯里蘭卡經濟和外匯收入的主要貢獻行業,盡管過去幾年里出現了上升趨 勢,但今年紡織行業發展放緩。美國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出口市場,但由于經濟動蕩,美國影響了斯里蘭卡的出口。斯里蘭卡正在采取’綠色’戰略,從道義上和經濟 上制造環保產品,吸引追隨環保趨勢的國際買家。
歐盟:
2007年期間,歐盟出口下降,進口增加。由于面臨低成本生產國家的激烈競爭,歐盟內部的發達國家將失去國際市場上 的份額,歐盟的區域合作伙伴也將失去其市場份額。由于危機到歐盟的紡織公司,北非和土耳其的加工貿易也在減速。
越南:
在過去十年里,越南的紡織工業經歷了高速發展時期。他們的紡織品和服裝已經融入全球市場,并保持逐年不斷增長的步 伐。越南國家紡織服裝集團(Vinatex)總裁李全安先生說:“紡織和服裝在越南經濟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紡織和服裝工業有大約2500家企業,在 過去的幾年里取得顯著發展。自2000年到現在,紡織行業的年增長率達到20%,創造2百萬個就業機會,對越南出口收匯的貢獻率為17%,僅次于原油。”
李全安先生進一步預測本年度的前景:“盡管2008年遇到很多困難,包括全球金融危機,來自紡織和服裝強國的激烈 競爭,國內高通脹,勞動力波動,但2008年前10個月,紡織品和服裝出口依然達到76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0%。然而,由于全球經濟不景氣造成購買力 下降,紡織行業2008年出口營業額可能完不成95億美元的計劃。
過去幾年經濟繁榮,企業,制造商,零售商和品牌都得到發展。目前的危機對于紡織行業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準備不足 的企業可能被打垮。在過去40年,紡織品貿易已被證明是最有效的促進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工具。它有助于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外匯收入,促進工業化和多樣化。 為了在全球趨勢中保持領先地位,各國必須認識到紡織工業未來的方向。(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