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業界專家建議, 2011年是電石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之年。希望國家出臺相關鼓勵政策,以提高電石行業技術裝備水平,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升級改造,防止電石產銷失衡造成的價格大幅動搖,引導、滿足和豐富下游產業的需求,使電石行業和企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鼓勵政策包括,加快推廣大型密閉式電石爐,融資方面給予優惠;對內燃爐改造為大型密閉爐的企業給與一定的資金支持,鼓勵局部內燃爐退出市場,并建立健全產能有償退出機制;嚴控建設單純擴大產能的電石項目,鼓勵電石上下游一體化發展,開發電石下游新產品。
電石行業走進了2011年。業界普遍認為,經歷了取消優惠電價、限電限產、強制停產、價格大起大落震蕩劇烈的一年之后。今年電石行業發展面臨的最大考驗是國家越來越嚴厲的節能減排政策措施下,行業能否順利完成淘汰落后產能,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實現產業升級,并進一步延伸產業鏈。2011年電石行業將如何應對產業升級的大考”有關專家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健全產能有償退出機制,鼓勵內燃爐退出市場,為發展大型密閉爐鋪平道路。
那么2011年電石產業將迎來全面升級整合,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理事長張玉表示:如果用一句話來預測概括。企業生存與發展將面臨嚴峻考驗”
電石是國基礎化學原料中的大宗產品, 據張玉介紹。電石產業是典型的高耗能產業。2010年,國電石產量預計在1430萬噸,而產能卻高達2800萬噸,開工率僅為50%60%產能嚴重過剩的同時,采用節能環保大型密閉爐的產能僅占總產能的20%大型密閉爐電爐電耗和綜合能耗分別為3100千瓦時/噸和1噸標準煤/噸,而目前國內大部分電石爐電耗和綜合能耗分別為3440千瓦時/噸和1.1噸標準煤/噸。產能過剩和因技術裝備水平落后帶來的利息壓力,正導致電石行業利潤水平下降、甚至接近虧損。2011年,隨著節能減排政策的繼續發力,國家對于電石行業的要求將更加嚴格。
電石企業如何規避風險、防止陷入生產經營困境?張玉分析認為, 新的一年。當務之急是要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實現生產裝置密閉化、大型化。有條件的企業應盡快發展我國自主開發的4萬千伏安密閉電石爐,并下定決心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通過技術改造配套建設爐氣綜合利用裝置,實現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本錢。同時,要通過延伸產業鏈,拓展電石加工系列和新產品。
2011年將是國電石產業升級整合之年, 內蒙古科技大學化工專家劉勝旺教授表示。這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產能過剩現狀、節能減排政策壓力、電石下游聚氯乙烯等產品消費低迷,將加速推動這一進程。
2011年電石產業升級整合將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產品增量與淘汰落后產能互動, 劉勝旺教授預測。產銷或將趨于平衡。二是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電石企業與上下游企業重組加快,一批規模化、大型化、產能在20萬噸/年以上的企業集團將主導市場,促使落后產能小企業加快出局。此外,電石產業向西部資源、能源產地大規模集中,內蒙古、新疆、寧夏、陜西等地的電石產能占全國的比例將大幅提高。三是企業加快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大型環保密閉爐將逐漸成為電石市場發展主力。依照工信部要求的1.65萬千伏安以上內燃爐全部改造成大型密閉爐的方案,一局部內燃爐將加快配套環保治理設施,一局部將轉產鎳鐵或其他產品,另一局部將被淘汰。四是為節能減排和降低成本,電石爐爐氣綜合利用將在電石企業大面積推廣。五是電石企業延伸產業鏈將全面啟動,電石法生產新產品在電石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