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有哪些有利的條件,今后五年。包括很多方面:第一、大規模經濟體的優勢開始顯現,回旋余地比以前增大了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跟二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已經是一萬六千五百億美元,這樣一個龐大的一個經濟體了再加上我占世界的份額已經由改革開放初期的2.4%,現在提升到已經4%多一點了再加上我有13億人口,鄉村人口又超過5億,工業化又在加快推進,所以我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在大大加強,那么這種大規模經濟體對經濟增長有什么意義呢?說一個是這個市場的回旋余地大,就是說,有的產品比方在東部,生命周期慢慢結束了但是中西部還能找到市場,鄉村它生命周期慢慢到但是農村還能找到市場,這樣可以把很多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拉長。第二、勞動力利息優勢會在很長時期內繼續保持,但要防止勞動力價格的迅速上升使我高速增長期中斷,現在就業總人數有7億人,當然我農村還有1.6億的剩余勞動力,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當然我不是人力資源強國人力資源大國,這就使得我比較長時間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會有它特有的比較優勢中國的入口產品為什么有競爭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價格有競爭力,如果在幼稚的技術狀況下,生產線都是幼稚的技術狀態下,勞動力價格,特別是勞動利息占產品總成本的份額比較大的這些產品,都是有競爭力的第三、有利條件就是儲蓄率比較高,可以保證經濟較快增長對資金的需求,多年來儲蓄率一直高于40%,當然這同東方民族這種文化,這種儲蓄文化有關系,隨著這個人口老齡化的來,消費率提高,儲蓄率會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會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上,所以我資金供給條件比較充沛,另外我這幾年在外商投資方面非常踴躍,但外商投資,說我投資80%以上仍將來源于國內儲蓄,所以我可以利用我資金供給優勢有效整合國際優勢資源,但又不會對國外資本形成過渡的依賴,這是優勢。第四、產業和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備,為我加快發展提供了很多物質技術的支撐,現在這個產業體系,可以說我有很多產品都是第一,全世界都是NO.1有很現代化的生產方式,有智能化的柔性化的集成化的生產方式都有,上海通用去看,生產線上各種車,不同品牌的不同型號的車在一條線上可以組裝,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控制。遠遠逾越美國,所以說我物質技術基礎是沒法相比的發電量也超過四億,四億裝機已經逾越四億千瓦,那么我現在每年還在新增五千萬到六千萬,建的規模也很大,說我物質基礎比以前是大大不同了第五個有利條件,經濟轉型加快也為經濟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使國有經濟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行業和領域,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來,集中到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這些領域,包括基礎原材料,一些帶壟斷性的領域,帶自然壟斷性的這些領域,那么我進一步放寬這種電信、電力金融、鄉村、公共事業、鐵路、航空、郵政這種壟斷行業的市場準入來加強它競爭。以前中國的分量非常小,中國沒有被太多的去關注,但是要看看今天西方的主流媒體,美國、德國、法國、瑞典都在連篇累牘報道中國,為什么?中國開始對世界有影響了中國的影響力已經足以對這些國家發揮作用了所以說我正處在這么一個有利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