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的方法也不同。模具分為10大類,9模具產品結構更趨合理。依照產品的資料的不同。主要的有沖壓模、注塑模、鑄造模、壓鑄模、鍛模、橡膠輪胎模、玻璃模,等。國模具目前的結構比例:沖壓模所占比例約37%塑料模約占43%鑄造模(包括壓鑄模)約為10%鍛模、輪胎模、玻璃模等等其他類模具占10%與工業發達國家的模具類別比例一致。
現代模具企業大多體現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和高素質勞動力密集以及高社會效益的特點,由于模具自身的特點。模具制造業已成為高新技術制造產業的一部分。因而,模具技術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堅持這些國家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優勢的核心競爭力。
汽車摩托車、電機電器、IT電子OA 辦公設備、交通設施、建材衛浴、醫療器械等制造業的重要基礎裝備。由于用模具成形的產品精度高、一致性好、外形美觀, 模具是零件成形過程的重要工藝裝備。因此,越來越多地用于飛機、船舶和高速列車等設備的結構和內飾件制造中。加之生產過程可實現高效、大批量并節材、節能,所以模具也常被人們譽為現代工業生產之母。模具網CEO羅百輝表示,由于模具在制造業中的重要作用,模具的設計和制造已經成為制造業的一個重要領域,模具制造業也因此一直受到世界各工業發達國家的關注和重視。
發展成了有相當規模的具有高技術行業特征的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裝備制造產業。1國模具工業從基本上是以企業內部自產自配為主的附屬于產品生產的工裝行業。
進入到普遍采用數字化、信息化設計生產技術的現代化工業生產的時代。2模具的生產從主要以傳統的鉗工師傅為主導的技藝型手工生產方式。
如汽車覆蓋件模具已能生產B級車整車模具;精密模具加工精度已能達到0.5微米;精密級進模具可在20002500次/分鐘以上的高速沖床上使用;塑料模精度達到微米級,3模具水平大幅提高。以大型、精密、復雜、短命命模具為代表的高水平的模具的比例達到35%以上。適應了IT產業發展的需求;單套重量達120T直徑達4米的輪胎活絡模具成為最大型的模具等等。
模具業的發展給予制造業以有力的支撐。4制造業的發展拉動了模具工業的發展。
國模具工業體系基本完整,5為模具制造配套服務的體系日趨完善。模具產業布局有所改善。從較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向內地和北方擴展,呈現了一些新的模具生產較集中的地區,有京津冀、長(春)大(連)成渝(西南)武漢(華中)皖中等地區。但發展仍不均衡,地區差異較大。模具集聚發展成為新特點,模具園區(城、集聚地等)不時涌現?,F全國已建成、初具規模的模具園區約達15個左右。還有一些地方正在謀劃建設模具園區。
大型塑料模具—海爾,6重點骨干模具企業隊伍已經形成。一批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各模具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發展中涌現(如汽車覆蓋件模具—四大家。華威、群達行,精密沖壓模具—國盛、華富,汽車輪胎模具—巨輪、豪邁,鑄造模具—一汽鑄造、寧波合力、廣州型腔、北侖輝旺,精密塑料模具—唯科(廈門)寧波橫河等等)起到引領行業進步的作用。各模具行業的95家模具企業已被授予“中國重點骨干模具企業”稱號,2010年5月在上海國際模展期間我又要給第四批10多家企業授牌,中國重點骨干模具企業”將在110家左右。
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企業裝備水平普遍提高,7企業研發、創新能力有所提高。加工中心等數控機床、CA D/CA M技術普遍采用,CA E技術也逐漸被采用。如三維設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信息化管理技術的研發應用,雙料(色)注塑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高光無痕注塑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塑代鋼產品的成型技術的開發、應用,高強板、不等厚焊接板的沖壓成形技術、高強板熱壓成形技術、氮氣彈簧的研發應用,等等。
發展成為以民營企業為主、多種所有制企業形式共存的新格局。8國模具行業已從單一的公有制企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