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5年較2012年水泥市場供需關系有所緩和,山西經濟發展帶來的需求增長和落后產能的淘汰。仍無法消化新型干法水泥產能,水泥需求的130%其中晉北水泥供過于求仍然很突出,僅晉南地區基本恢復平衡。
通過并購、新建等方式迅速擴張, 業內人士曾戲稱山西是中國水泥最后一塊“凈土”但隨著華潤水泥(01313.HK中國建材03323.HK冀東水泥(000401.SZ山水水泥(00691.HK四大水泥巨頭蜂擁山西。山西省內的水泥缺口2年后將逐漸演變成供大于求的競爭格局,屆時或將引起一場價格戰。
公司計劃投資2.8億元在山西省收購3條水泥生產線,去年剛剛進入山西水泥市場的華潤水泥日前稱。水泥年產能為347萬噸,至此在山西的水泥產能增加1倍。
今年1月收購了獅頭股份(600539.SH母公司—獅頭集團,中國最大的水泥企業中國建材。計劃投入30億元,實施對獅頭水泥集團的控股重組。中國建材剛進入山西就宣布,公司在山西的水泥規模達到1000萬噸。
根據其計劃,華潤水泥此前將主要精力放在華南市場。2015年,華潤水泥在山西將建成200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
冀東水泥和山水水泥較早進入山西市場。冀東水泥將運城作為突破口,相對于這兩家公司。2009年成功投產1條5000t/d生產線,隨后又在大同、太原、陽泉收購和新建大規模生產線。
山水水泥在山西東南部布局長治、晉城,2009年。西北部落子朔州、忻州、呂梁,形成區域東西呼應。業內人士稱:山水水泥的生產線均處于在建,大規模產能布局將在2011年強勢形成。
隨著2009年以后大企業的生產線布點,認為。2012年山西水泥的供需流向將發生逆轉,三個大區均由水泥缺口變為水泥供過于求,僅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就已是水泥需求的170%尤以晉北過剩壓力為最,供需關系壓力最小的晉南地區的新型干法產能也是水泥需求的近130%
山西在建的生產線有25條,2010年。新增熟料產能2936萬噸,已投產新型干法熟料產能之和的1.3倍,且規模較大,均為2500t/d以上規模生產線,其中有一半數量的生產線為4000t/d以上,生產線規模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