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房地產泡沫還需不時探索新的改革之道,從長遠來說。諸如實現從土地財政到物業稅制的過渡,或是住宅市場規范化的正解。
1-5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2%住宅上漲10.7%但種種跡象標明,進入三季度國內各主要鄉村房價很有可能出現松動。政策調控影響,三季度房價松動概率大增正文目錄
盡管6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首先,從基本面看。政府限購政策已見成效,投資性購房與改善類住房消費的市場需求受到極大抑制。市場交易量快速萎縮傳導至一級市場,令開發商們拿地日趨謹慎。
趨緊的貨幣政策,其次。不只使購房者感到一貸難求,更讓開發商體驗到眼下資金利息正呈水漲船高之勢,規范利率基礎上上浮20%開發貸利率在不少地方已呈常態。為盡快回籠資金,一些有實力的開發商,諸如碧桂園、保利、中海地產等不約而同地在廣州、北京、深圳等地推出特價房源,試探市場底線。
保證房建設開始發力。年內1000萬套保障房的開工,第三。令不少潛在購房者平增了一分對房價下行的預期。從邏輯上講,隱含政府大量財政補貼的保證性住房,價格理應要明顯低于市場上的商品房價格。這使得具有剛性住房消費需求而又無力負擔高昂房價的普通老百姓,有理由對此有所期待。
即便三季度一些大城市的房價出現松動,不過。也不應對房價下降的幅度期待過高,而且有可能房價動搖還會有反復。這是由一些內在經濟因素所決定的從日本和中國香港房地產市場發展歷程看,房價連續多年走高現象與廣義貨幣M2擴張呈正相關關系。截至2011年3月,國廣義貨幣M2已達75.8萬億元,而美國同期的M2為8.98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9萬億元)可中國的GDP總量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一。
過去10年,有業內人士認為。增值最快且市值最大的資本品就是房地產。全國住宅價格平均上漲超越5倍,而M2增加了4.4倍。像北京這樣的超大鄉村,過去8年房價上漲了大約8倍,假若借助3.3倍的資金杠桿(銀行房貸七成按揭)理論上8年間的投資收益為24倍,遠勝過股票投資和實業投資。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溫州民間資本及山西煤老板們如此熱衷于買房、炒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