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動刀”后,一批國內經濟學家仍然堅持,連年豐收使得國內糧食儲備的充裕,游資炒作農產品的可能性很小。
不過,誰又能想到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大量的游資已經開始向糧食領域的脆弱環節——雜糧入手呢?而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過程中發現,本輪綠豆價格的上漲不僅提高了農民對豆價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面,也讓更多的人開始猜測,在綠豆價格得到平抑以后,誰會是下一個“綠豆”?
待價而沽
在白音諾勒鄉管轄范圍內,有一個與它相同名字的村子——白音諾勒村。這個村子今年出售綠豆的成功案例,已經成為全鄉津津樂道的話題和學習的榜樣。
因為該村較為富裕,因此,在綠豆價格低的年景,當地農民將所有綠豆都儲存起來。而在該村的最高紀錄是農民三年不賣綠豆。
白音諾勒村絕大部分土地種植綠豆,由于土地面積廣,因此該村是縣里的富裕村。
“因為不擔心家里沒錢,往年,如果綠豆價格低了,這個村的農民就把綠豆存起來,什么時候價格高了,什么時候再賣。”王洪彬說,“就今年一年,這個村子的綠豆多賣了幾倍的價錢。”
“就我們知道的一戶,在綠豆價格漲到6.5元/斤的時候,賣了10多噸綠豆,一下就賺了15萬元。”在王洪彬說這個事情的時候,周圍的幾個村民聽得眼睛發亮。
本輪綠豆漲價可能導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豆農對綠豆價格的心理預期過高,而在農民積蓄不斷增多的前提下,將使得豆農進一步參與到明年綠豆價格的保衛戰當中。
“這些年,一部分農民的家庭收入正在快速提高,如果今年綠豆收購價格太低的話,估計效仿白音諾勒村的農民會增多,不急需用錢的農民會持豆觀望。待價而沽的情況下,只能導致最終的收購價格提高。”黑龍江龍泰集團董事長孫建華說。
而另一方面,一些農民已經意識到,在綠豆價格暴漲和種植面積擴大的影響下,不僅會影響其他雜糧的產量,價格的上漲也會在所難免。
下一個“綠豆”
王洪彬收購糧食的倉庫已經全部清空,前些天,朋友借用他的倉庫儲存的200噸豇豆剛剛被拉走。
王洪彬的朋友一共存了300噸豇豆,這批豇豆已經存了1年多的時間,而存到現在還沒有賣,就是等著豇豆價格的上漲。
2009年豇豆的收購價格1.2到1.6元/斤,今年年初新豆的價格漲到2.5到2.8元/斤,現在已經3元/斤,短短一年時間,價格已經上漲接近50%。
“如果明年每斤再上漲5角錢,就能再多賺30萬元。”王洪彬說。
不僅如此,關于花生明年將會漲價的消息也已經傳出來。
因為豆類糧食能夠存放幾年時間,所以,已經有人開始在豆類價格低的時候“囤貨”。雖然對于農村地區來講,沒有較大規模的囤積,對于市場價格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場正在產業鏈條上延伸的投機行為,最終將導致雜糧作物價格的上漲。
“從目前的情況看,綠豆的價格上漲有其自身藥用價值所導致的需求量增大。而在這一點上,其他豆類不具備這樣的特殊功效。因此,其他豆類不可能走出綠豆這樣的一波行情。”孫建華說,“不過,在國家提高主要農作物最低收購價格的背景下,雜糧品種的價格上漲一定會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
特別是消費者養生等觀念的提高,對于雜糧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長。一旦雜糧種植收益低于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收益時,將導致雜糧減產,市場價格仍會進一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