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還需要從區域定位、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四個方面制定營銷戰略。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分析后, 做好市場進入分析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關鍵是制定正確的區域市場營銷戰略,使企業的產品迎合當地細分市場的需求。市場細分,就是根據消費者的不同特征細分消費群體。選擇細分市場,即企業在綜合分析細分市場的結構以及企業的資源后,選擇適合自己的細分市場。市場定位就是企業根據競爭中的地位確定競爭戰略。
依照規定, 過去的幾年。2011年11月,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青島這首批試點的三省一市家電下鄉政策將期滿終止。其他省份家電下鄉政策也將在明年年底前陸續終止,后家電下鄉時代即將來臨。
家電下鄉政策的撫慰下,國內家電市場整體規模在堅持了近30%增長,得益于此,主流品牌攻城略地,業績突飛猛進的間同時,也給予了小品牌充分的發展空間和肥沃的生存土壤。
所有政策都有邊際效應, 然而。行至今日,家電下鄉銷售數據已經出現拐點,隨著家電下鄉政策效應的減弱、市場容量增幅放緩、生產能力嚴重過剩、行業寡頭在三四級市場銷售網絡強化,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面臨的困難將更大。如何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防止陷入經營困境,引起了行業內的廣泛思考。可但凡提及中小企業以后的路該如何走,倒閉或者被并購好像是中小企業的唯一出路。難道中小企業就真的沒有一線生機嗎?
筆者拙見, 行業浸淫十余年。機會還是有。機會在哪里?那就是建立不對稱的區域品牌優勢地位。
對后來者的機會確實已經很少, 家電作為中國市場化最為幼稚也最為徹底的一個行業。中小企業靠自己的資源樹立一個全國性的品牌在現階段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我否可以利用中國市場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消費者消費層次多元性等特點在某一特定市場樹立自己品牌的不對稱優勢呢?這應該是中小企業能夠做到只是應該思索該如何樹立區域的品牌優勢。
往往在市場分析上, 中國是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就會把他當做一個市場在做,或者是簡單的分為一二級市場和三四級市場。而實際上,改革開放30年來,由于各種原因,不同區域市場上消費習慣以及購買能力等多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異,沿海和中西部的消費群體無論從消費觀念、還是購買行為均存在很大的區別。就算都位于西部,甚至同一個省份,如四川,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成都地區和甘孜、阿壩地區。正是這種經濟發展不平衡也導致這些區域在家電消費上處于不同的階段。成都地區家電市場競爭非常充沛,三四級市場經過這幾年發展,市場逐漸趨于飽和,消費者心態也非常成熟,以海爾、美的為首的家電巨頭終端網絡控制日見效果,品牌集中度也相應的提升。而甘孜、阿壩這些市場由于市場容量小,三四級市場仍未充分發掘,尚處于無序競爭的階段。而類似于這樣的區域可能就是中小企業適合自己的市場空間。選擇合適的區域時,中小企業應重點考慮自身實力及市場競爭態勢、區域市場的市場容量和消費習慣等等。一般來說,這類市場具有的特質是市場競爭不充分、有一定市場容量、消費潛力大、消費者品牌觀念不強,購買行為受經銷商影響大。如果品牌原本在這一區域又有一定基礎或自身比較熟悉這一區域那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