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市場期待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尚未正式出爐,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工信部部長蘇波日前提前公開了行業“十年目標”即截至2020年,力爭使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至25%
蘇波是2011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50強峰會”上作出上述表態的該會議19日在北京召開。
高端裝備“十二五”規劃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規劃之一,一直由工信部主導編制,截至目前尚未正式發布。由于裝備制造板塊涉及上市公司較多,市場一直對該規劃賦予較多期待。
當天的會議上,蘇波強調,裝備制造業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而高端裝備制造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引擎。
也正因此,蘇波補充說,工信部在編制規劃時就明確:力爭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25%把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據介紹,截至2009年年底,國裝備制造業規模為2.2萬億美元,美國則由2萬億美元下降至1.5萬億美元,日本為1.23萬億美元。可以說,現在國裝備制造業已經做大,下一步的目標是做強。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眼下,國裝備制造行業存在主要問題包括缺乏自主設計能力、缺乏關鍵核心技術等。上述人士看來,總體而言,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仍處于下游和低端位置。
如何補足“短板”縮小我國裝備制造業與先進國家的差異?蘇波提出要求:今后一段時間,要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跨越相結合,既要對相關領域發展進行全面安排,統籌規劃,明確發展時序和空間布局,又要以基礎和條件最優的重點方向作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點推進,促進重點領域率先發展。
與此同時,要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既著力推進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加快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又要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加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蘇波還號召工程機械企業加快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
走出去”道路上,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以及柳工等龍頭企業都起步較早。其中,三一重工已經在美國、德國投資建設產業園,直接在歐美市場與國際巨頭展開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