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依照這個終裁結果。央視《經濟半小時(微博)關注了遭遇反傾銷的陶瓷業。本報記者采訪了佛山瓷磚行業人士,發現盡管目前形勢嚴峻,但并未達到所謂“停產潮”地步。
此前,今年6月開始,中國瓷磚就先后遭遇到韓國、阿根廷、秘魯的反傾銷以及巴西的直接提高關稅。9月15日,歐盟委員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瓷磚正式征收反傾銷稅,最高稅率達69.7%這項反傾銷稅2016年到期后,還可以視情況繼續延長。
隨著重要的激進市場連續遭遇反傾銷,佛山陶瓷的入口遭受重創。僅歐盟反傾銷就使業界預計入口數量將減少五成左右,再加上其它新興市場的動搖和國內對樓市的調控,眾多佛山陶企將面臨停產或壓縮產能,全年經營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歐盟9月終裁結果,佛山的簡一陶瓷、新潤成陶瓷分別獲得26.3%和29.3%單獨稅率,另外30多家應訴的佛山陶企獲30.6%稅率,但更多的佛山中小型陶企因沒有應訴將被征69.7%高額稅率。
而在全國范圍內,這個數字更為龐大。除6家企業獲得26.3%至36.5%不等的單獨稅率,120多家參與調查的企業獲得30.6%加權平均稅率外,其他1200多家企業均被征收69.7%懲罰性關稅,有效期長達5年。
一直跟蹤關注歐盟對華陶瓷反傾銷案的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告訴記者,7月份歐盟就批準69.7%稅率,隨后協會和企業都有到歐盟及一些商會進行游說,但最終未能改變相關結果。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顯示,目前歐盟已成為中國瓷磚的第三大入口國,入口量占我國瓷磚總出口量的8%9.5%入口總值的10%12%
據佛山市外經貿局副局長謝偉雄透露,今年17月佛山市對歐盟的入口減少了16.7%而從立案到今年的11月,佛山的建筑陶瓷入口到歐盟的數量同比下降了16.5%
佛山陶瓷估計入口歐盟的瓷磚數量會同比下降50%藍衛兵說,目前涉案的佛山陶瓷生產企業(包括瓷磚、馬賽克等)超越200家,佛山有很多做陶瓷進出口的外貿企業,這類企業大多數為小企業,可能超越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