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稱創業已“上癮”,這是他的第三次創業,并美其名曰“奢侈”的試驗。
在被戲稱為“蝸居”的格子間辦公室,擠著他這個老板和手下幾十號人,每個人都拿著比“市場價”低很多的工資,經常還上演費心勞神的加班大戰……他有些揶揄地“抱怨”。
如果當初不選擇創業呢?
“可能舒舒服服呆在美國硅谷某個辦公室里,像個小資一樣生活。”
那為何還一次次地創業?
“Oncea founder(創業者),always a founder,創業也是一種‘癮’吧。”
“紅腓魚”的創業沖動
2004年末,美國。
楊培基最終還是沒有按捺住,敲開了老板辦公室的門,遞上辭職申請。
在這家以商業公司評選而著稱的《紅腓魚》雜志社,他共服務了三年,兩年在美國、一年在法國,做市場推廣。
“或許每天都在耳聞一家家小公司神奇地崛起,浸淫在這種氛圍中,人不自覺地就想創業,有一種沖動。”他說,自己想創業,而且切入點最好與中國相關。很有趣,次年他帶著自己的創業夢想一起回到了國內。
召集一批藝術分子創作個性化T恤,在線銷售。這是2005年楊培基的第一次創業,靈感源于曾經法國工作時,他自己非常喜歡的流行于法國街頭的個性T恤。
遺憾的是,這個現在很潮、當時很大膽的冒險嘗試沒有堅持幾個月便夭折了。楊培基的解釋是,“沒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那時基于電子商務的創意產業還沒冒泡,沒有借‘勢’,死掉很正常。”而這也成為他后來創業的教訓和經驗。
因此,第二次創業時楊培基進入了手機游戲行業,創辦了手機游戲及娛樂應用的公司(lemon quest)。彼時,國內手機游戲產業規模約10億,已有部分冒尖企業被風投盯上。
處于成長行業的lemon quest沒有讓楊培基失望。老板、前臺接待、市場推廣、售后服務,盡管最初他一個人身兼數職,但這個小公司得“勢”而起,很快便發展到了100多人,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業績也從零發展到被出售時的上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