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地產政策調整的影響
從中短期來講,自四月底——尤其是五月下旬以來的國內木材市場的“提前”進入其行業的銷售淡季,顯然是與國家在四月底推出的房地產“新政”密切相關的。不過,由于國內房地產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因此,對國內木材與木制品的消費需求,將不會因為其政策的變化而消失。因此,國內木材行業及其市場,應當把握政策的變化,來調整其市場及產品的投資及生產、經營對策。其中,從國內中長期的公稅房或廉稅房等政策的落實來看,目前的人造板產業及其市場的發展契機,將蘊含于這一政策的落實過程之中。如有關的板式家具與實木家具之爭,將會更明顯地有利于板式家具及其相關產業、企業的發展。
2、自身行業、產業及市場、企業的整合的影響
據國家統計局早已公布的2007年統計數據,全國從事木材加工等制品業以及家具制造業的、上規模的企業,竟然有10109家,但卻僅占國內全部木材加工企業數的10%左右,產值僅占中國全部木材加工行業的30%左右。而就上述的國內木材貿易而言,其之所以會出現進口木材價格的倒掛現象,亦與從事國內、國際木材貿易的企業及市場,過于分散而密切相關。如此,也就使得居全球木材進口貿易第二和居全球木制品出口貿易第一的中國,失去了其應有的市場定價權與話語權。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轉變中國木材行業及其市場的粗放式的、追求數量型的市場經營模式,就唯有利用資本、市場及技術等手段,對本行業進行從產業、企業,并最終到市場的系統整合,以尋求、建立有利本行業及市場的新的增長及發展模式。
3、國際貿易及其政策的影響
國際、國內貿易政策的調整對國內木材市場的影響,中長期——甚至包括中短期——之內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國際市場——尤其是發達市場的有關木材進口政策及其法規,將日益收緊、嚴厲,這對于國內木制品的生產、流通的方向,產生比較大的市場干擾;二是木材——尤其是原木出口國的稅收等出口政策,至今沒有落實到位、并將多有變化,將對國內木材市場的波動,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三是國內的、包括出口退稅在內的有關政策的變化,將會加劇后危機時期的國內木材市場的震蕩。因此,這也需求上述所談的相關整合,來提高國內木材行業及其產業、企業,以及其市場的抵御風險和競爭力的能力。
4、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改革的重啟,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這對于居全球木材進口貿易第二和居全球木制品出口貿易第一的中國而言,其影響遠大于國內出口退稅之類的政策影響。因此,如何提高國內木制品出口的品質,以及如何增加國內木材進口的議價、定價能力,是保障國內木材市場及其產品價格,維持在一定的行業及其產業、企業及市場投資成本效益與利潤競爭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基礎或前提條件。尤其是在國內木材行業的從業者,普遍缺乏應有的、基本的國際及國內金融市場投資及經營人才的條件下,上述所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就顯得極其迫切了。
5、國內林改工作的影響
國內林改工作的深入、持續,不僅表現在其林權及土地產權的政策及市場,以及其產權及產權追求者的變化上,還直接影響到國內木材與木制品生產與流通的原料供給、流通及消費等方面。因此,這也毫無疑問地影響到國內木材市場的價格波動上。由于國內木材行業,缺乏國家在相關的農業行業的多種強力的政策支持,而且其行業及市場的規模化投資及經營,也落后于同屬傳統基建三材的鋼鐵行業,因此,未來的木材市場的價格波動,仍將如2008年以來一樣劇烈。為此,相關的市場及投資者,將不得不察、并極早做出準備。
以上,就是我們對中長期的國內木材市場,做出的比較簡要的展望,相信,隨著國內木材行業及其市場的不斷改革開放、創新進步,經過一段時期的、所需要付出的市場劇烈震蕩的代價之后,其市場將會日益成熟,并在國際市場日益顯示出其應有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