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在2009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人們的態度也逐漸由疑慮向更加接受的方向轉變,云計算也逐步融入了企業領域,不過這個融入卻有明顯的初步性質,企業大多把云環境作為測試開發環境以及不太重要的關鍵應用和服務平臺,當然,這里說的云計算主要是之公共云,私有云另當別論。而在2010年,隨著云計算廠商在標準、安全性上的努力、服務品質協議的提升(service level agreement)以及鼓勵廠商接受基于軟件使用而非客戶數量的價格度量等多方嘗試,云計算有望能夠成為關鍵性業務應用的平臺。
而要稱為關鍵性業務應用的平臺,依照目前的標準自然很難達到要求,云計算必然會有所發展,那么,在2010年,云計算將會有那些發展趨勢呢,下面我們就將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一一分析。
1、云計算產品價格持續下降
基本上任何IT產品的價格都會隨著用戶中的普及而逐漸降低價格,云計算也不例外,實際上,降價的趨勢從去年就已經開始了。
亞馬遜EC2于去年十一月降價15%。小型標準化基于Linux的每小時收費也從10美分降低至8.5美分。同一個月,谷歌將Picasa圖片存儲服務的年費從50美元削減至20美元,可以說基于云計算的應用也走上了降價的軌跡。包含有SaaS版本Exchange的微軟Business Productivity Online Suite單用戶月費也從15美元降低至10美元。
而相信隨著2010年其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云計算產品仍然會有降價的空間。
2、云計算定價模式簡單化
定價模式的簡單化有助于云計算的進一步普及,這是非常好理解的,沒有人希望去購買商品的時候面對繁雜的價格計算公式,而在這一點上,目前的云計算產品顯然做的還不夠,以亞馬遜為例,有著專門用來評估帶寬傳輸、負載均衡和彈性IP成本的定價計算。
而在2010年,這樣的狀況有望獲得改善,用戶有望看到自助式定價模式,用戶可以和云計算廠商簽訂按照小時計費的包含一系列服務的協約。
3、軟件授權模式轉變獲得供應商認可
讓應用軟件廠商從傳統的按用戶收費的授權和營收模式向計量計費模式轉移有一定的難度,但在云計算時代應用廠商卻不得不面對這樣的轉變,這對于那些通過云計算提供托管虛擬桌面服務的公司來說尤其重要?,F在,國外已經有一家名為Falls Church的公司整合了使用不同授權機制軟件工具,基本配置只固定收取25美元月費。
有業界觀察者認為云計算促進了應用業務的發展,但前提是其需要適用新的游戲規則。
4、新技術將提升云計算的使用和性能
對于將業務放在千里之外的云計算的云計算服務使用者和為用戶提供云服務的廠商來說,愈加先進的云技術就代表著愈強的公司實力,因此,云技術的創新將會永無止盡。比如說致力于廣域網優化的Riverbed Technology公司通過將硬件設備植入虛擬系統來供云計算使用的核心服務,這種趨勢將促使更多的第三方公司按照云計算環境的需求來修改數據中心技術,這其中包括削減板載成本或者將設備遷移到云計算中。
5、云計算服務品質協議細化服務質量
要想讓用戶敢于將關鍵業務應用放在云計算平臺上,粗放的服務協議顯然無法讓人放心,用戶需要知道云計算廠商能否快速地將數據傳遍全國、網絡連接狀況又能好到何種程度?對于激增的商業需求而言,性能的拓展是不夠的,而云計算提供商能夠多塊地拓展性能也事關重要。IT經理們需要那種能夠讓他們高枕無憂的服務品質協議(SLA),細化服務品質是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