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簡介】:德化白瓷的胎骨細柔堅致,俗稱“糯米胎”,帶有晶瑩的光澤,釉水潔凈勻厚與胎骨結合緊密渾然一體,呈色溫潤如玉,剔透光滑,
器體在光線照耀下,可映見指影,叩之聲音清悅悠揚,猶如敲擊金屬,鏗然作響。其美妙的胎釉質感直逼玉器之“五德”,它的問世,引起瓷壇的巨大反響,國內鑒賞家稱贊“似定器無開片,若乳白之滑膩,
宛如象牙光色,如絹細水瑩厚”。(趙汝珍編述《古玩指南》)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則稱之曰“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頗瑩亮,亦名福窯……白者頗似定窯,惟無開片,
佳者瓷質頗厚,而青里能映見指影,以白中閃紅者為貴。”日本學者認為它是“瓷器中的白眉”,“如果以客觀而公平的態度給予評論的話,町以說是比白玉更為華麗。
以陶工的技巧來說,更可號稱中國古今獨一無雙的優秀作品”,“就是對陶瓷毫無欣賞水平的人,只要一見便可發出贊賞之聲”,“雖然胎壁較厚,
卻比燈罩更為透明……顯出光亮美觀的肌面,以光滑度來說可稱為天下第一”。(上田恭輔《支那古陶磁研究的手引》),歐洲
美術家把它命名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e),
“乃中國瓷器之上品也,與其他東方名瓷迥不相同,質滑膩如乳白,宛似象牙。。高白瓷的茶具、酒具,玲瓏剔透,猶如
玻璃白玉。特別是薄胎制品,
更具有強烈的
藝術感染力, “一杯掌中品,唯恐風吹去”,這是對重僅8克的高白度薄胎品榮杯的贊語;輕指敲彈,響聲悅耳,余韻綿綿,獲得“白如雪、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之美譽。
高白瓷茶具,配上色彩圖案,別具一格,被選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用瓷。